第250章 石门(1/1)

当下孙定辽、孔有性带众人于九原古城郑重拜祭天地。

待一行人来到麻池村,孙定辽突然一阵恍惚。

麻池村没有围墙,村外是一圈壕沟。村口的死水塘里泡满了新收获的一束一束的麻秆,臭气难闻。

村内全是土坯房子,四五个婆姨们聚在树荫下,将本就不高的小板凳搬倒坐,挽起裤腿一边说话一边搓麻线。

一束一束的麻横搁大腿上,婆姨们左手捏住两根麻坯子的一头,右手把两根麻坯子的另一头在小腿上向下一搓,左手一松,两根坯子自动拧成一股。婆姨们不停地续麻坯子,麻线就不停地延长。

黄狗围着婆姨们不停地摇着尾巴,孙定辽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中原。

本地士卒找来村里的老人。

老人介绍说他们一村人都是从口内迁来的,已经在麻池村住了几代。

孙定辽请老人派骡马和人手带粗绳去石门水河口拉船,村里如果有壮劳力,带上粮食和工具前往石门水沟口帮忙。

老人眼睛突然一亮,“将军可是要守石门?”

孙定辽点点头。

老人忙不迭地回答:“有,有,有,要多少劳力都有。附近还有几个村子,我这就让后生去喊人。”

参谋长孙定了带队出麻池村直奔石门水沟口。

沟口的石门水河道宽一百五十丈,河道两侧紧贴着大青山山脚各有一道长长的土墙。

河道东侧有一座破土城,东西宽二十丈,南北长五十丈。土城的北墙即为长墙。西墙紧贴河道,墙基宽不到三丈、墙顶宽约一丈,墙高两丈有余。

河道西侧对应位置是同样大小一座土城,只是损毁严重。除了北墙和紧邻河道的东墙,其余方向已经只剩下墙基。

本地士卒称,这两座城早已废弃不用。分别叫做东边墙壕障城和西边墙壕障城,二城合称石门水道前口子,与石门水道在山北的后口子对应。

孙定辽入沟口前行七八里,河谷的正中间从西侧伸出一座小山,石门水从小山的东侧蜿蜒流过。小山的北坡垂直陡峭,南坡舒缓,坡上赫然有一座不规则的小城,城墙和烽火台犹在。

士卒介绍这就是石门障城。由于草原上作战并不注重凭借关隘固守,城内只有三十多守军,任务只是查验来往人员出入关凭证。孙定辽当下就以塔布囊的名义将这三十多人置于自己帐下。

登上石门障城北墙,孙定辽倒吸一口凉气。

迎面两山夹一水,这就是石门!

在宽度不到百丈的沟底中,石门水一改在下游的平静祥和,河水在碎石间湍流跳跃,发出隆隆的声音。

形成石门的东西两座山都是碎石头山,山顶高二十丈左右,面水一侧的山坡跨度几乎和山高一样。这种坡度马匹冲上不来,人爬也要手脚并用。

石门西侧的山略高,山脊同石门障城的小山联为一体,山的北部是一条沟,有若有若无的沟水汇入石门水,实际上在山下形成了东北两面的防护水壕。

石门东侧的山略低,却恶毒地像舌头一样深入河谷腹地,强迫石门水在此处连拐两道大弯。东侧的山脊向南延伸,一直绕到石门障城的身后。

凝望东侧和身后的山脊,孙定辽不确定地询问守石门的士卒:“那是墙吗?”

士卒回答:“是!山上这道墙和前口子北长墙,都是战国时的赵国留下的!”

黝黑的赵武灵王边墙在山脊上绵延两里有余,三成以上都是依托山险而建,高度仅存三尺。

有诗赞曰:

骑射胡服捍北疆,

英雄不愧武灵王。

邯郸歌舞终消歇,

河曲风光旧莽苍。

望断云中无鹄起,

飞来天外有鹰扬。

两千几百年前事,

只剩蓬蒿伴土墙。

——《登大青山访赵长城遗址》,翦伯赞。

就是这里了。孙定辽点指左右命令孔有性:“你留在这里等后续人马,在两座山顶和障城上架上火炮。如果民夫来了让他们整修赵国边墙。”

孙定辽再向沟内深入,道路开始难行。石门水一会儿在山谷左侧,一会儿在山谷右侧,孙定辽要不停地下马涉水步行。

六七里之后,河道西侧出现一座平顶山,本地人称作断沙坡子。断沙坡子的东侧被河水冲刷地齐楞齐槛,几乎与地面垂直。如果不是这里四面环山没有后路,简直就是一处天然的炮台。

过断沙坡子再深入几里,两侧山中各出现一条山沟,同石门水道形成一个“十”字交叉。

孙定辽暗笑,满州国的红夷大炮想越过这个“十”字,可得费一番功夫了。

孙定辽在天黑之前返回到石门障城,没想到一条龙正在等他。

一条龙原本在黄河下游一个叫做二里半的地方,离石门水的前口子走陆路不过几十里。

二里半之所以叫“二里半”,是因为在那一段位置黄河河道临近大青山陡峭的南侧山崖,最短的地方河与山之间的距离只有二里半。一条小河从大青山的沟谷流出,横穿二里半流入黄河,把个好好的通路生生地拦腰截成两段。

西迁的牛群羊群全部堆积在二里半的小河边。孙定辽派去的六条筏子顶了大用,一条龙用它们在小河上搭了一个浮桥,渡河的牛羊这才开始慢慢疏散。

一条龙说,二里半的小河沟西侧,紧靠着大青山的位置也有一座废弃的古代土城,可以考虑凭借古城防范满洲国从东面杀过来。

土城附近有一个村子,村子里的人大多从山间的小沟进入大青山后一条东西走向的大山沟里烧窑开矿为生。那条沟长满柳树,所以叫做柳条沟。柳条沟内有上好的瓷土,还有几个煤矿。最为关键的是,柳条沟内有一个小铁矿和炼铁炉。

一条龙说,现在草原上赶着牲口西迁的,多半都是鞭子一挥就能拉走全部家当的游牧民。众多的农民和驻牧人其实舍不得离开自己的田地和草场,但是他们却手无寸铁。如果能利用柳条沟里的煤矿和铁矿打造兵器,这些人就可以被招募为步兵,最不济有了兵器他们也能给满洲国添乱。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