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兵分两翼(1/1)

就在联军方面在青山嘴开会的当天晚上,阿巴海召集了满州国八旗旗主会议。

阿巴海感觉压力很大。

压力主要来自“狩猎归来”的朵儿红。

阿巴海同朵儿红的蜜月时间维持了仅仅不到半天。当阿巴海提出八旗公家拿不出朵儿红的赎金,需要两白旗自己出大头,作为兄长阿巴海可以支援弟弟一部分,朵儿红冷着脸回答:“不用了,我的赎金我自己去抢,不要别人的施舍。”

朵儿红和朵朵明显地同阿巴海疏远了,同莽古尔泰走得近了。

压力其次来自大军缺少粮食。

为争夺为数不多的存粮,几个旗之间成天地闹矛盾。

尤其是汉军。别的旗还可以沿途行猎解决一部份口粮。汉军没有打猎的家伙,分配粮食又不敢同八旗硬争,汉军士卒怨声载道,几乎要兵变。

阿巴海硬生生地下令每旗分给汉军十来头黄羊,虽然是杯水车薪,总归可以应付一时。

阿巴海总是想起宁完我当初的话,“千里行军,虽胜犹败”,“辽东之败,大汗可以归咎于先帝;永平之败,大汗可以归咎于阿敏;如果草原战败,大汗还能归咎于谁呢?”

等诸位大小台吉们围坐好,阿巴海开了口:

“现在粮草不足,大军挤在一起行军缓慢。我决定分兵。”

“我决定派出一翼人马,挑选军中壮马、携带粮草、前行抢夺白道、掳掠归化城。归化城山后的白道路窄,山道象羊肠子一样弯曲不断,马车不能并行,所以这翼人马要轻装强攻。”

“同时再派出一翼人马,经石门水抢大板升城。石门水路途相对宽敞一些,红衣大炮勉强可以通过。”

“我率其它的弱马兵士在后慢慢开进。”

“两翼打下城池之后,遣兵士深入纵掠,至于诸位贝勒的俘获,可酌情留下弱兵看守,等大军离开时,尽焚其庐舍,糟蹋其庄稼,不便带走的青壮一律杀掉、只留老弱。”

“两翼会师于大明杀虎口外,再抢大明!来人呐,宣宁副将进来。”

宁完我低着头走进大帐,向诸位贝勒请安。

阿巴海道:“宁把式,你把你抢掠大明朝的方略同贝勒们说一说。”

“吒!”

宁完我清一下嗓子,侃侃而谈:

“大汗命我等琢磨此事,我等虽然愚钝,也当竭尽所能。臣与范文程、马国柱考量,我满洲大军人等,不论大小皆贪明人财货,必欲入明境。大汗当早做筹划,如稍有懈怠,便会临期难处。”

“我满洲大军的名声如雷贯耳,大军临近明境,边境一带的明军自然收敛,于各地严加防备。我军如入明境,能遇明军则罢;倘若明军退守城池,丢下附近地贫民穷的村庄,我军入明境只会消耗我们的马匹,于我军毫无利益。若我军空手而还,就会像这次征伐蒙古一样名利两失。”

阿巴海忍住想把宁完我来出去做掉的冲动,脸上挤出宽容的笑容,“宁把式但讲攻略便可!”

宁完我道:

“我军携带红衣大炮,果欲入明境,理当直抵北京,质问明帝是否讲和,再由山海关水门还家,以示我满州大军威力无敌于天下!”

“至于进军路线,由雁门关入明最为方便。此路敌无援兵,民富物丰,可以饱我军士。”

“大汗有意入明境,又恐败坏名声。臣等于不可之间求其可矣,有两条计策。一为光明正大之计,一为寻衅滋事之计。”

“所谓光明正大之计,当宣谕沿途城池人民,言称满州大军征伐察哈尔,林丹汗远遁,我军尽收察哈尔地方居民。因携带这些降民返回辽东,路途遥远,所以顺便入明境与明帝议和。暂借明境百姓的马、骡、驴,令降民乘坐以归沈阳,待我满州国与明帝议和事得成,将马、骡、驴,照数偿还。若明帝不答应议和,则我满州大军所占地方全归满洲,人民免除赋税数年等等。”

“宁把式”,莽古尔泰发话,“你不觉得此计是欺侮天子吗?”

宁完我道:“皇天无私,唯德是辅。真能正百官,养万民,即便称皇帝,上天必不见怪;若无合天意之善心,虽不说做皇帝,天亦不能佑之。”

阿巴海心下暗赞:“说得好!”

宁完我接着禀告:“所谓寻衅滋事之计,当写书信与近边各官,烦劳彼等替我讲和,限以日期。彼等守边各官必不敢担当,不免用诡计拖延。那时乘隙而入,任我为所欲为。”

“大汗,满州大军善于野战,又有红衣大炮攻坚。若入明境,则当深入。若不深入,就此班师为佳。切忌半途而还、空手而归。汗岂深思。”

“嗯,你退下吧。”

“吒!”

宁完我退出帐外。

不出阿巴海所料,帐内的众贝勒一听宁完我的计划,脸上洋溢着兴奋。

朵儿红第一个站起发言:“我身上还欠着债,归化城我们两白旗去打!”

莽古尔泰第二个站起:“白道险恶,正蓝旗和两白旗一同去!”

阿巴海心里一惊,绝不能让莽古尔泰和朵儿红、朵朵搅在一起。

阿巴海道:“白道确实易守难攻。让豪格带着两黄旗也去,务必一举拿下白道。莽古尔泰年纪大了,让年轻人多立些战功吧。”

“至于统兵之人”,阿巴海看一眼朵儿红,“朵儿红狩猎的时候受苦了,听说时常发病,这次就不要多操心了。由正兰旗的德格雷贝勒为帅。”

按说依据各旗实力,朵儿红为帅最合适。但是阿巴海挑选年纪最大的德格雷为帅,也在情理之中。

阿巴海语气陡然严厉:“两黄旗、两白旗、正蓝旗为左翼,即日挑选壮马,往略归化城,不得有误!”

“吒!”,德格雷、朵儿红、朵朵、豪格几人齐声答应。

“济尔哈朗贝勒、岳托贝勒、萨哈廉贝勒,你三人为右翼,即日挑选壮马,领镶蓝旗、两红旗、右翼蒙古、汉军,经石门水道攻打大板升城,不得有误!”

“吒!”,济尔哈朗、岳托、萨哈廉齐齐答应。

“本汗与大贝勒、莽古尔泰贝勒率弱军赢马随后慢行,静侯尔等佳音。”

——————

参考资料(不感兴趣的读者可跳过)

《满文老档》载:

(崇祯五年五月)二十日,次豁罗衮之布拉克地方。是日,视八旗猎获之数,每旗各出黄羊十至十五,给汉人军士。

(崇祯五年五月)二十一日,大军次兆托尔图布拉克地方。

(崇祯五年五月)二十二日,次库特勒巴儿噶孙地方。

(崇祯五年五月)二十三日,次木鲁依哈喇克沁地方。

(崇祯五年五月)二十四日,仍次木鲁依哈喇克沁地方。

(崇祯五年五月)二十五日,右翼济尔哈朗贝勒、岳托贝勒萨哈廉贝勒,左翼德格类贝勒、墨尔根戴青、额尔克楚虎尔、豪格贝勒,拣选军中壮马,按翼分旗往取蒙古柏与地方。汗、大贝勒、莽古尔泰贝勒,率赢马兵士继进。

————————

《满文老档》载:

(崇祯五年六月)初五日,宁无我、范文程、马国柱三人疏秦曰:

“昨日,汗命我等筹度此事。臣等虽愚,今竭所知以闻。……。

“今观我军情形,不论大小,皆贪明人财货,有必欲内入之心。如欲内入,汗当预为筹划,决定方略。稍有怠忽,以致临期难处也。

“如今汗率大军来此,如轰雷实耳。沿边一带,尽行收敛,於各地皆有防备。我兵一入,即遇明兵则罢;倘其退守各城,彼近边庄屯,地痞民穷,我军即内入,止可瘦我马匹,於我军毫无裨益。若徒手而还,复似蒙古而名利两失矣。

“果欲内入,理当直抵北京,讯其和否,早为决断,毁山海关水门归家,以示我军威力无敌於天下。至进军之路,由雁门关入为便。此路,敌无援兵,民富物丰,可以饱我军士。

“汗有内入之意,又恐败坏名声,无隙可乘,如何深入,臣等於不可之中,求其可者,有两计焉。两计:一为明显之计,一为寻衅之计。

“所谓明显之计,当宣谕沿途城池人民,言逐察哈尔汗远遁,尽收其柏兴地方居民。若令降民徒步以归,则路遥难到达。顺便来此与明帝议和。今借尔马骡驴令降民乘之以归,俟我与尔帝议和事得成,将尔马、骡、驴,照数偿还。若我娄欲议和,而尔帝不从,我必兴师,蒙天眷佑,以尔地方归我诸凡尔受苦之民,蠲免赋税,赡养数年等语。此一计也。

“议者谓此语欺天。皇天无私,唯德是辅。果能正百官,抚养万民,即终日说做皇帝,天必不见怪;若无仰合天意之善心,虽不说做皇帝,天亦不能佑助之。

“所谓寻衅之计者应当写书与近边各官,烦彼替我讲和,限以日期,彼朝臣势必纷扰,守边各官不敢担当讲和不免诡计耽延。彼时乘隙而入,任我所欲为矣。

“汗欲入,则深入为佳;不入,就比班师为善。若半途而还无益也。

“乞汗深思。”

此章加到书签